法治视点网

首页 > 滨州 > 滨州教育

创品提韵增内涵 学科基地展风采 ——惠民县教研室开展高中校本教研暨市学科基地观摩交流活动

作者: 来源:法治视点 日期:2025-11-03 点击数: 

640.jpg

  为深化“一校一品,一科一韵”教学常规月活动开展,10月24日上午,惠民县高中校本教研暨市第二批学科基地观摩交流活动在惠民县第一中学语文学科基地召开。县教体局党组副书记、教研室主任董斌,教研室副主任鲁军,高中部主任苏孝宝,惠民一中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李德桐及三所高中教科研分管负责同志参会,会议以“展示、交流、指导”为核心,推动校际经验互鉴与学科基地建设提质。

640 (1).jpg

红色文化融教学  学科特色显韵味

  活动首环节为语文课堂展示,由县第一中学贾久霞老师执教红色革命文学作品《党费》。课堂突破传统教材边界,以“从教材英雄到家乡英雄再到身边英雄”为主线,将文本解读与惠民本地红色文化深度融合——既带领学生品味文学经典中的革命情怀,又引入本土革命英雄事迹与当代普通英雄故事,用“奉献与担当”的精神内核点亮学生心灵。

640 (2).jpg

  整堂课既保留语文教学的“文学味”,又融入思政教育的“精神魂”,生动诠释了语文学科“以本土文化铸魂,为语文教研赋能”的“一科一韵”特色,为各校探索学科教学与地域文化、思政教育融合提供了优质范例。

校本教研亮模式  学科建设明方向

640 (3).jpg

  课堂展示后,三所高中围绕“学科基地建设”与“一校一品•一科一韵”落实情况展开深度交流,分享实践成果与未来规划。

640 (4).jpg

  在学科基地建设汇报中,县第一中学任敬涛、县第二中学王雷、惠民南开实验学校唐广飞三位老师,分别梳理本校语文、体育、数学学科基地建设情况。围绕资源整合、师资培养、课程开发、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明确“深化特色课程、强化校际联动、完善评价体系”的后续方向。

  校本教研交流呈现差异化特色,县第一中学教研室主任陈典水介绍学校“大中小微四轮驱动”教研模式,通过“大主题教研、中课时研讨、小环节攻坚、微知识点打磨”分层推进生本课堂建设;县第二中学陶丽萍老师介绍学校“导思练、纵横贯通”教研模式,实现学科之“韵”与学校之“品”的紧密衔接;惠民南开实验学校李超老师介绍学校“和合”引领一核六步三融合教研模式,为校本教研创新提供新思路。

精准点评明路径  凝心聚力促提升

640 (5).jpg

  交流分享后,苏孝宝同志提出:“学科基地建设和校本教研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努力的路上。”他希望各校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敢于对学科基地建设提出更高目标,持续深化校际合作、经验互鉴,在“一校一品•一科一韵”与学科基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为惠民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640 (6).jpg

  鲁军同志首先对三所高中学校前期的工作做出肯定,工作有思路、有行动、有成果。提出我县高中学校当前存在的“一科一韵”实施方案与学校“品”的衔接不够密切,存在模块割裂;部分学科特色提炼、概括能力有待提升,辨识度不足等核心问题。

  针对问题,提出要求:一是思想认识再提高,深化对学科基地与“一校一品•一科一韵”的重视程度;二是学习整改再加强,对标优秀案例补短板,强化校际学习与内部研讨;三是顶层设计再优化,打通“校品”与“科韵”的逻辑关联,避免方案割裂;四是工作推进再落实,细化落地举措,明确时间节点与责任分工;五是校本方案再完善,进一步完善方案中不足,补齐过程性材料,推动方案从“制定”到“落地”再到“优化”的闭环管理。

  此次观摩交流活动,推动高中学校从“单点闪光”走向“集群辐射”,为后续提质升级指明行动方向。今后,惠民县将持续“以交流促提升,以实践谋发展”的模式,为高中教育“特色化、优质化”发展蓄势赋能,助力县域教育水平迈向新台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