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点8月7日:为强化社区矫正对象法律意识与服从监管观念,杜绝违规行为,8月6日,临南司法所组织全体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集中警示教育,聚焦四起因严重违反监管规定被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的典型案例,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筑牢安全防线,取得显著效果。
剖析案例:漠视红线,终失自由
司法所所长韩晓结合本地区典型案例,深度剖析四起收监案件。当事人普遍存在身份意识模糊、法律观念淡薄、侥幸心理顽固、公然对抗监管等问题,最终不仅失去改造机会,更付出自由代价。韩晓强调:“每起收监案例都是反面教材——法律不会无限宽容,漠视规则必失自由。”
筑牢防线:三重机制强化监管
针对如何避免违规,韩晓提出“三重机制”:一是强化身份意识:要求牢记“社区矫正≠自由”,严守每日报告、外出审批、禁止令等规定,杜绝懈怠心态。二是升级技防人防:依托电子定位实时监控轨迹,通过轨迹回溯精准掌握动态;深化“警司联动”,与公安共享信息、快速核查,对异常行为实时预警干预。三是明确法律后果:强调三类“零容忍”情形:私自外出、人机分离、失联超24小时等常规违规立即处置;受治安处罚不改正或涉嫌新罪的,一律撤销缓刑收监。
教育见效:意识提升,承诺守法
活动后,社区矫正矫正对象深受触动。多名社区矫正对象表示:“案例里的‘身边人’就是镜子,小错可能踩到收监红线”“以后一定按时报告,绝不抱侥幸心理”。现场多人主动表态将端正态度、配合管理,珍惜改造机会。
本次教育以真实案例直击心理防线,彰显执法刚性。临南司法所将坚持严管厚爱,以“零容忍”捍卫矫正严肃性,为平安临南建设注入法治力量。
临南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