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点8月7日: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司法局依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正向激励作用,将信用与社区矫正工作有机结合,实现社区矫正对象“强制接受监管”向“主动自我约束”转变,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守法守信、主动受矫,切实提升社区矫正监管质效,开辟了社区矫正工作新路径和新模式。
结合“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拓宽公益活动资源。威海市司法局一是积极协调社会工作部、社会信用中心等部门,实现与“信用威海”APP数据实时共享,建立社会志愿服务队,组织在矫社区矫正对象注册成为志愿者,辖区司法所通过发布公益活动,引导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参与发布的各类志愿服务项目。二是联动辖区内各方力量,如社区居民委员会、敬老院、应急侠等,建立公益活动服务站,进行自主发布,以线上“超市”菜单的形式推送项目。三是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建立“信用+网格”模式,由辖区网格员负责将社区矫正对象参加社区(村)卫生整治、老旧小区环境改善、救困扶助等志愿服务的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和上报。社区矫正对象通过自主参加志愿活动增加“海贝分”和提升信用等级,有效化解公益活动资源缺乏、形式固化、效果不佳等问题的同时,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提升个人信用和修复社会关系。截至目前,各地共组织志愿服务400余场次,社区矫正对象参与4600余人次。
将信用与社区矫正工作结合以来,威海市实现了社区矫正对象由“管得住”向“矫得好”的积极转变,切实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提升信用、尽快融入社会,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让信用建设成为提高社区矫正工作实效的新动能,助推“信用矫正”工作实现新突破。
威海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