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点8月14日:为确保重要时间节点期间辖区社会秩序稳定,宿安司法所聚焦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核心环节,以“严字当头、细处着手、实处发力”为准则,扎实开展社区矫正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全力筑牢安全防线。
一、全面排查,掌握动态底数。
司法所对辖区内所有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拉网式”排查,逐一核对基本信息、矫正期限、思想状态及现实表现,重点掌握有不稳定倾向、家庭矛盾突出、生活困难等社区矫正对象的详细情况,建立动态台账。通过信息化核查、当面谈话、上门走访、与家属及村委联动等方式,深入了解矫正对象近期活动轨迹、社交圈及心理变化,确保对潜在风险早发现、早介入。
二、强化监管,拧紧“安全阀”。
严格执行社区矫正管理规定,重要时间节点期间原则上不批准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对确有特殊情况需外出的,严格审批流程并实时掌握行程轨迹。加大信息化核查力度,通过“在矫通”APP定位、视频通话、微信位置共享等方式,随机抽查矫正对象在位情况,严防脱管漏管。开展集中警示教育,组织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收监执行案例》,重申监管纪律,明确严禁参与非法聚集、酗酒闹事等违规违法行为,组织社区矫正对象们围绕收监执行案例开展自我检视并交流心得体会。
三、温情帮扶,化解潜在风险。
针对排查中发现的生活遇到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司法所及时同乡镇就业服务站、村委会联系,协调提供临时救助、就业指导等帮扶服务,解决其实际困难。适时邀请心理咨询师为情绪波动较大的矫正对象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缓解其可能出现的焦虑、抵触等情绪,引导其以积极心态接受矫正。
截至目前,全体社区矫正对象均能严格遵守监管规定,思想稳定、行为规范,未发生脱管漏管及违法犯罪事件。下一步,宿安司法所将持续巩固监管成效,细化工作措施,以“零松懈”态度抓好常态化社区矫正工作,为辖区平安稳定贡献基层司法力量。
宿安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