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辖区儿童暑期文化生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普及,深化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8月29日,埕口镇邀请无棣县未保中心、德正社工,共同开展“非遗花馍润童心,未保相伴暖成长”主题文化体验活动,辖区内少年儿童及家长近30人参加。通过亲手制作非遗花馍,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在温馨的氛围里收获了陪伴与关怀。
活动现场,县级非遗花馍传承人、儿童辅食研发制作主理人刘兰香老师拿起提前做好的花馍样品,结合本地民俗故事,向孩子们生动讲解花馍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寓意。花馍作为一种传统面食制作技艺,不仅体现了民间饮食文化的智慧,更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和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刘老师详细介绍了花馍的制作过程,从和面、发酵到塑形、蒸制,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独特的技艺和文化内涵。孩子们围坐一圈,眼神里满是好奇,不时举手追问,互动氛围十分热烈。
在手工制作环节,刘老师选择以象征吉祥勇敢的“醒狮”为制作主题,一边分步示范,一边强调细节,从醒狮的“脚掌”到“身体”,再到“头”“眼睛”,每一步都讲解得清晰易懂。孩子们跟着老师的节奏,拿起面团揉、捏、剪、切。遇到捏不圆的地方,刘老师便手把手指导,笑着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德正社工的志愿者们也不时上前帮忙,帮孩子们整理面团、传递工具,整个活动室充满了温馨的氛围。“这是我第一次做花馍,很好玩也很神奇!”参加活动的小朋友高兴地说,“我学会了怎么捏出狮子的眼睛和嘴巴,回家后还要做给爸爸妈妈看。”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让孩子了解了传统文化,又锻炼了动手能力,非常有意义。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更通过互动实践的方式,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活动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让他们在温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陪伴。
下一步,埕口镇将继续联合多方力量,常态化组织花馍、剪纸、塘坊糕点等非遗文化体验课程,让传统文化浸润更多孩子的心灵。同时,积极开展“非遗+关爱”系列活动,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为孩子们提供心理陪伴、成长引导等服务,以文化润童心,以关爱护成长,为辖区未成年人营造更加温馨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