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才能安心,安心才能安商。今年以来,无棣县埕口镇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和“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不但积极打造基础配套、平台建设等营商“硬环境”,还特别注重营造让企业家感到舒心、安心、顺心的社会治理“软环境”,通过实施“安身”工程,积极培育“心安”村居,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和企业的心安指数。
夯实基层调解“堡垒”,筑牢“安身”主要阵地。加强资源统筹,高标准建设集信访接待、法律咨询服务等为一体的“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推行“线上+线下”一体化受理,配备综合受理窗口,设立群众接待室、分析研判室、心理辅导室、调解室等功能室,吸纳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信访、12345热线、民政、人社、残联、退役军人服务站、妇联等部门入驻,构建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新模式。今年新引进的总投资2.6亿元的某重点项目,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因堆放土方阻断村民农田排水,引发群众与项目投资方矛盾,埕口镇矛调中心立即介入、积极调解,很快将矛盾妥善化解,既保障了项目顺利建设,又最大限度维护了群众利益。事后,项目负责人感慨说:“多亏埕口镇调解人员的及时有效协调,让我们的项目得以顺利推进,作为外地投资商,真切感受到了像在自己家一样的温暖!”
创新基层治理机制,铸就“安身”村居环境。实施“1+4+30+N”基层治理新模式,“把网格延伸到每一个胡同、每一户家庭,对不稳定因素、矛盾隐患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以埕口镇平安法治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辖区“安身”工程建设,对接协调上级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以四个办事处为桥梁,衔接镇、村具体工作开展,每个办事处均配备1名领导干部帮包,负责协调村-村、村-站所之间工作联动;以30个村庄为阵地,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内,维护村庄和谐生活环境;村内每个胡同为矛调“微单元”,设立“胡同长”,由胡同长入户走访、收集民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政企协同参与奋进,开创“安身”共享新局。完善多元社会治理新体系,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政府主导、企业协助共同推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落实党员帮包制度,每一名党员帮包10-20户群众,讲好红色故事,宣传党的政策,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困难。企业发挥协助推动作用。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参与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方式,积极融入社会治理,既为企业有效解决了用工难题,又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成立商会,充分发挥企业自律功能,规范市场行为,为企业提供公平发展环境;积极反映企业发展诉求,为政府服务提供参考依据;积极履行社会公益责任,参加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等社会公益活动。
双线宣传并行发力,营造“安身”良好氛围。利用“法律进乡村”“法律进企业”“法律进校园”等形式,组织开展涉及信访、禁毒、防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联合学校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等主题教育;利用“无棣埕口·渔港小镇”公众号开设“传承孝善家风 扮靓和美乡村”“移风易俗破陋习 文明新风润民心”“关爱下一代”等贴近群众生活、促进和谐氛围的专版专栏,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努力让埕口成为安身、安心、安商的心安之所。(无棣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