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各族群众转变传统观念,近日,信阳镇在 西粉村文化书院举办“弘扬新风,民族同心,文化润心”移风易俗小戏小剧展演活动。活动以“涵养文明乡风 共筑和美乡村”为主题,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探索出一条富有信阳特色、群众广泛参与的移风易俗新路径。
文艺搭台,新风唱戏
本次展演活动聚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文明新风尚,以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为载体,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生动活泼的表演中。群众自编自演的移风易俗三句半《厚养薄葬才是孝》用接地气的方言和幽默的节奏,呼吁摒弃铺张浪费,“生前尽孝最实在——趁早!”;鲁北大鼓《好婆婆》展现了家庭和睦、母慈子孝的经典场景;经典吕剧《墙头记》通过诙谐的唱词和表演,深刻讽刺了不孝行为,让观众在笑声中感悟孝道文化。
文化润心,破旧立新
信阳镇坚持“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注重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依托全镇各村文化书院,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赶大集”、“戏曲演艺送新风”、“普法宣讲入民心”、“一年一村一场戏”等文明实践活动,推出西河大鼓、快板、吕剧等特色小戏小剧,将文明理念融入地方文艺演出活动。通过“身边人演身边事”,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实现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的转变。
群众主体,共建共享
“移风易俗的关键是让群众成为主角。”信阳镇宣传文化办秉持初心理念,在开展各项活动中,为提高群众参与率,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导各类节目形式,通过参与编排、演出和讨论,将抵制高价彩礼、厚养薄葬等共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如今,“一年一村一场戏”与移风易俗的深度融合,不仅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更有效破除了陈规陋习,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文明动能。
下一步,信阳镇将持续创新形式,以文化之力推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打造各民族共居共乐、文明互鉴的和美乡村新图景。